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副主任医师任淑红锦盈多,多年来专注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诊治,其中也见证了太多因忽视早期异常,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麻烦的案例。入秋后天气变凉血糖也会受气温的变化而容易波动,秋季也是并发症高发季节,今天就任淑红主任就和大家说说糖尿病足那些必须警惕的信号——脚上若出现以下3种变化,请立即就医,千万不要犹豫!
一 立即就诊的3大指征:
1、足部伤口+发热,即使伤口很小;
2、足趾发黑+伴有恶臭;
3、突发剧烈足痛后疼痛突然消失——这可能是神经完全坏死的表现!
除此之外,糖尿病足在发生前往往还会发出一些“危险信号”,如果能及早识别,完全可以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发生,主要有以下8个常见信号:
二⚠️ 糖尿病足的8大危险信号要注意:
展开剩余69%信号一:足部皮肤颜色异常
双脚出现发白、发紫甚至发黑,提示缺血、淤血或坏死可能。尤其要警惕“伯格征阳性”:下肢抬高时苍白,下垂时变紫,这是肢体缺血的典型表现。
信号二:温度感知异常
脚部整体冰凉锦盈多,但某一部位异常发热,常提示血液循环障碍或局部感染。
信号三:疼痛提示缺血
静息痛:夜间安静时脚部剧烈疼痛,是严重缺血的表现;
间歇性跛行:走路后小腿抽痛,休息后缓解,提示下肢动脉硬化。
信号四:感觉异常
如蚂蚁爬行感、脚底像穿了一层厚袜子的麻木感,对冷、热、痛觉迟钝,这些往往是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早期信号。
信号五:伤口迅速恶化
一个小水疱可能在24小时内迅速演变为破溃、发黑、恶臭,甚至发展为坏疽。
信号六:感染扩散迹象
红肿范围扩大、渗液呈黄绿色伴恶臭、发热伴血糖骤升。特别要警惕“皮下捻发音”——触摸皮肤时有如搓头发丝的细微声响,这是产气菌感染的标志!
信号七:足部形态改变
出现爪形趾、足弓塌陷,反复出现老茧或鸡眼,甚至发展为夏科氏足——表现为关节无痛性肿胀、畸形、皮温升高,最终可导致感染甚至截肢。
爪形趾
足弓塌陷
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信号八:趾甲异常
甲沟红肿流脓、趾甲增厚发黄(真菌感染)、嵌甲合并出血等,都需高度警惕。
任淑红主任温馨提示:
糖尿病足防大于治。每天洗脚时留心观察双脚的变化,每年至少做一次专业的下肢血管与神经并发症评估,才能真正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最后任淑红主任提醒:如果有任何上述症状锦盈多,请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,切勿自行处理或拖延!
发布于:北京市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