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破解乡村人才短缺瓶颈,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课题。近年来,泗水县创新实施“归雁”工程,以乡情乡愁为纽带,以政策服务为支撑聚创配资,大力吸引在外人才“衔枝归巢”返乡创业,同时广纳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携手发展,有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人才引擎,探索出一条以人才振兴撬动产业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全面振兴的“泗水路径”,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了澎湃动力。一是人才回归与项目落地实现“量质齐升”。累计吸引5420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,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和项目2836个;累计招募涵盖企业家、专家学者、技术能手、高校师生等多类型的乡村振兴合伙人299人,成功落地实施合伙项目149个。返乡创业和合伙项目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生力军。
二是就业带动与富民增收效应显著。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扶持创业并带动就业超过2万人;乡村振兴合伙项目有效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,创新了经营模式,累计带动本地群众就业8400余人聚创配资,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,壮大了村集体经济。
三是人才培育与结构优化取得突破。14名活跃在乡村一线的乡村振兴合伙人成功获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,树立了乡村人才职业化发展的新标杆。清华大学等高校190余名师生的深度参与和22名优秀学生成为合伙人,显著提升了乡村人才队伍的层次和结构,引入了新理念、新技术。
四是乡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。“归雁”工程有效破解了乡村人才短缺困局,促进了资金、技术、项目等要素回流乡村,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业态培育(如通过合伙人引入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文旅、电商项目),加速了产业融合,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,初步形成了“头雁”领航、“群雁”齐飞、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局面,“泗水模式”的影响力逐步显现。
下一步,泗水县将持续深化拓展“归雁”工程内涵,着力在提升创业能级、扩容提质合伙人队伍、建强人才载体平台上下功夫,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,让更多“归雁”成为乡村振兴的“领头雁”,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更多泗水智慧和力量。
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